在醫院可能見過很多醫療器械,但它們到底是干嘛用的呢?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得怎么樣了?據悉,近年來,全球醫療器械行業保持著快速穩定的增長,平均增幅達4%左右,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美國、歐洲、日本共同占據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的主要市場地位,其中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醫療器械生產國和消費國,其消費量穩居行業龍頭地位,世界排名靠前的醫療器械巨頭公司中,美國醫療器械企業數量最多,占比最大。
醫療器械是做什么的?
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計算機軟件。效用主要通過物理等方式獲得,不是通過藥理學、免疫學或者代謝的方式獲得,或者雖然有這些方式參與但是只起輔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診斷、預防、監護、治療或者緩解;損傷的診斷、監護、治療、緩解或者功能補償;生理結構或者生理過程的檢驗、替代、調節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維持;妊娠控制;通過對來自人體的樣本進行檢查,為醫療或者診斷目的提供信息。
一般來說,醫療器械可以分為高值醫用耗材、低值醫用耗材、醫療設備、IVD(體外診斷)四大類。其中根據使用用途不同,又可以將高值醫用耗材市場分為骨科植入、血管介入、神經外科、眼科、口腔科、血液凈化、非血管介入、電生理與起搏器、其他共九小類。
近年來,醫療器械產品需求持續增長。據工信部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1~10月,規模以上醫藥類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幅度為10.2%。過去多年醫療器械統計資料顯示,醫療器械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明顯高于藥品工業增加值增加速度。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5304億元,預計2022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將超9000億元,其行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盡管我國近年來醫療器械銷售市場快速擴大,醫療器械工業產值迅速提高,但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基礎較為薄弱,與美國、歐洲和日本等醫療器械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技術密集的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目前仍然主要由國外進口醫療設備占領,國產醫療器械產業亟需掌握更多高端醫療器械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
目前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普遍規模較小,醫療器械企業平均產值遠低于國外發達國家水平,且同質化競爭嚴重,醫療器械研究機構、高端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十分缺少,導致當前我國國產醫療器械的整體技術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的距離,新品開發和產品更新較慢。
全球醫療器械市場前景分析
2016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3700億元的銷售規模中,醫院市場與零售市場的銷售額分別為2690億元與1010億元,占比分別為72.70%與27.30%,其中,零售市場中電子商務渠道的銷售占比約為36%。
2014年以來,醫療器械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互聯網藥品經營牌照的數量快速增加。2019年以來,5G數字化轉型也在加速醫械行業的脫胎換骨,以北京誠安世紀為例,截至目前,誠安世紀平臺直接服務客戶已超3700家,醫械資源超20000家,業務觸達醫院1250家。這些數據表明,醫械行業將在5G數字化背景下進入高速發展的軌道。